臭氧發生設備廣泛應用于水處理、空氣凈化、食品消毒等領域,其核心由臭氧發生器、高頻電源、氣源系統組成。運行中若出現故障,易導致臭氧產量下降、消毒效果不佳,甚至設備損壞。以下梳理4類常見故障的診斷邏輯與快速排除方法,助力高效恢復設備運行。?
一、臭氧產量驟降或無臭氧輸出?
故障診斷?
氣源問題:空壓機輸出壓力不足(正常需0.6-0.8MPa)、氣源中油/水含量超標(過濾器失效),導致臭氧發生器放電間隙供氧不足或污染;?
電源故障:高頻電源輸出電壓/電流異常(如電壓低于設計值80%)、熔斷器燒毀,無法為發生器提供穩定高壓;?
發生器故障:放電管(如石英管、陶瓷管)破裂、電極積垢嚴重,導致放電效率下降。?
快速排除?
檢查空壓機壓力表,若壓力不足,清理空壓機濾芯并補充潤滑油;更換氣源過濾器(建議每3個月更換一次),用露點儀檢測氣源濕度(需≤-40℃),超標則加裝干燥機;?
用萬用表檢測電源輸出端,若電壓異常,檢查線路接頭是否松動,更換燒毀的熔斷器(需匹配原規格,如5A/250V);若電源模塊損壞,臨時更換備用電源模塊(需與發生器功率匹配);?
斷電后拆卸發生器,觀察放電管是否破裂(破裂需立即更換),用軟布蘸酒精擦拭電極表面積垢,重新安裝時確保密封墊無老化(老化需更換硅膠密封墊)。?
二、設備運行異響(如“滋滋”放電聲、機械噪音)?
故障診斷?
放電異常:發生器放電間隙不均勻(如電極變形)、氣源中雜質過多,導致局部擊穿放電;?
機械故障:空壓機軸承磨損、風扇葉片松動,或臭氧尾氣破壞器內部部件松動。?
快速排除?
斷電后調整發生器電極間距(按說明書要求,通常為0.1-0.3mm),清理放電間隙內雜質;若異響仍存在,降低氣源壓力(微調至0.5MPa)并觀察,避免過度放電;?
關閉空壓機,用手轉動風扇,若有卡頓,更換空壓機軸承;檢查尾氣破壞器,緊固內部填料(如活性炭),確保部件無松動。?
三、設備報警停機(高溫/高壓報警)?
故障診斷?
高溫報警:冷卻系統故障(如冷卻水流量不足、風扇不轉)、環境溫度過高(超過40℃),導致發生器溫度超溫(正常≤60℃);?
高壓報警:臭氧出口管路堵塞(如止回閥卡死)、壓力傳感器故障,導致系統壓力超上限(通常為1.0MPa)。?
快速排除?
檢查冷卻水管路,清理過濾器水垢,確保冷卻水流量≥設備設計值(如10L/min);若風扇不轉,更換風扇電機;環境溫度過高時,開啟空調或加裝通風設備,待溫度降至35℃以下再重啟;?
關閉設備后,拆卸臭氧出口管路,清理止回閥內雜質(如臭氧氧化產生的結垢);用標準壓力表校準壓力傳感器,若偏差超±5%,更換傳感器并重新設定報警閾值。?
四、設備運行中跳閘?
故障診斷?
漏電故障:設備外殼接地不良、電源線絕緣層破損,導致漏電電流超過漏電保護器額定值(通常為30mA);?
過載故障:發生器或電源模塊短路、負載過大,導致電流超過斷路器額定值(如10A斷路器,電流超10A跳閘)。?
快速排除?
用接地電阻測試儀檢測設備接地電阻(需≤4Ω),若超標,重新緊固接地螺栓;檢查電源線,更換破損的絕緣層,避免線路裸露;?
斷開發生器與電源的連接,用萬用表檢測發生器絕緣電阻(需≥100MΩ),若短路,更換發生器;若電源模塊短路,臨時停用故障模塊,啟用備用模塊(需注意負載均衡)。?
關鍵注意事項?
故障排查需全程斷電操作,避免高壓觸電;?
日常需記錄設備運行參數(如臭氧產量、溫度、壓力),便于快速定位故障;?
每季度對
臭氧發生設備、電源、冷卻系統進行全面檢查,每年請廠家進行一次專業維護,減少故障發生率。若故障反復出現,需評估設備是否適配當前工況(如處理量過載),必要時升級設備規格。?